第七百七十九章 自剖心肠,佛亦闻道


小说:道断修罗   作者:列夕   类别:奇幻玄幻   加入书签   【章节错误/点此举报】   【更新慢了/点此举报
推荐阅读: 一剑飞仙| 神藏| 颤栗世界| 冠军之心| 不灭龙帝| 巫神纪| 绝世天君| 真武世界| 极品仙师| 五行天| 怒瀚| 极品仙师| 玄界之门| 我的邻居是女妖
  老和尚静静看着眼前的少年,分开不到二年,他便有一种错觉。
  眼前的少年,已经不再是梅山上看到的少年。
  吞噬了龙魂的云青寞不得不回屋做梦,在离开之前抱着李修元的手。
  曦道:
  李修元淡淡笑道:
  云青应了一声,呆了一瞬间,忍不住问道:
  老和尚看看杯里的灵茶,问道:
  李修元笑道:
  想到乌鸦当初的模样,李修元忍不住笑道:
  抬起头来,老和尚看向客堂外阴霾的天空,心里轻叹一声。
  说道:
  李修元沉默了很长时间,他明日老和尚的意思,像亲儿子一样的不离,已经长天,以后便会跟琉璃一样,要走自已的路。
  而怎么样看来,眼下最适合留在老和尚身边的,都是小蝶儿和乌鸦两人。
  两人就像当年不离和云紫衣的出现,能给两位圣人重回当年的欢乐时光,细细想来,原本圣人也是寂奠的。
  想到这里,他又忽不住想到了李日那憨货写的诗。
  禁不住莞尔:
  这话说得有些荒唐,甚至有些狂妄。
  估计诸天之中也只有他,敢跟老和尚说出这番话来。
  不等老和尚回话,他又继续说道:
  当年,他便以一滴神河之水助老和尚和云大虹恢复了青春容颜,没想到这些年过去,老和尚依旧以旧容示人。
  这是他想不明白的事情,直到今日才提了出来。
  老和尚叹了一口气,说道:
  听到这一番话,李修元先是一惊,跟着忍不住笑了起来想看自己竟然拒绝了佛国接引的神光,连紫竹林的菩萨都为之震惊:连自己的师父都要骂一句白痴。
  想看诸关之中,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做出这白的事情。
  于是笑道:
  老和尚闻言一楞。
  李修元为老和尚添上灵茶,静静地说道:
  老和尚一楞,问道:
  喝了一口灵茶,李修元的神识望向梅园上的天空,静静地回道:
  晨钟暮鼓。
  春华秋实。
  佛经与师妹,雪峰山与梅山。
  老和尚不知道读破了多少卷佛经,在钟声里不知抄写了多少被他磨破的佛经。
  年深久远,他的心境早如木屋前的湖水,不生涟漪。
  却在这风雪呼啸的梅园,被李修元一番看似狂妄却又直指人心的一番话,震得如同大湖深处,突然跃出一鲤鱼。
  老和尚的师尊没能去往佛国,他能有今日这番成就,完全是苦苦修行之后,感悟天地之道后自悟的因缘。
  他甚至从来不敢像李修元这样狂妄,大胆到去质疑诸佛,去怀疑诸天万道的法则之理。
  他有时也会看天,有时候在湖畔看鱼,看见凌乱的湖水和求知的鱼儿,看着风云际会的天空.….去感悟他的佛法。
  而李修元说出这番话的当下,他很想开口呵斥。
  却转眼想到了佛祖当年何曾不是在菩提树下自悟证道,然后成就自己,成就跟在他身边的弟子和僧众?想到这里,老和尚顿时心生欢喜,脸上露出祥和之光。
  只觉自己禅心通明,仿佛听到了雪峰山上传来的钟声。
  钟声阵阵,要他忘却世间一切烦恼忧愁。
  抬头看着眼前的少年,一抹天光进客堂,落在他的身上。
  少年捏看紫砂壶的手如括看一朵莲花,莲花座里,少年脸上如佛般祥和慈悲。
  为此,他不由暗自感慨,少年的佛法果然高妙精深,难不成少年已经修成人间正果?再不需要跟佛堂里的诸佛求道?如果是这样,那少年便是他在人间遇到的第一个人间佛。
  佛在人间,自然不需要去相信别人,佛在心中坐,自然能忘记一切忧愁,解诸多苦厄。
  这一日,看狂妄大胆无理的李修元,将自己一颗如明月的心在老和尚面前剖并。
  就像把自己当成一被渔夫钓上来的鱼儿,放在岩石上剖开,在阳光下暴晒,让老和尚看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
  内心平静祥和的老和尚再闻道,于客堂中入。
  在少年的面前再次悟道,向看他更高追求那更高远的境界而去看着眼前的老和尚,李修元沉默了很长时间。
  也蛋然看不到老和尚脸上的一抹喜悦之色,却能感受到面前的老和尚气息渐渐平顺,安定,一如梅园那方池塘: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,而水下的鱼儿依旧在缓缓地游动他有一种直觉,有一些感动。
  或许过了今日,雪峰山上的老和尚能再上层楼,看到更高远的天空,从玄武天地这一方世界跳脱出去。
  佛说三千世界看起来很大,其实也很小大到穷其一生,也走不完所有的世界;小到只需要一眼,便能看到穷尽之处。
  他感受到眼下的老和尚,正在从眼前的这方世界,往另一个世界走去。
  喝完手里的半杯灵茶,李修元往火盆里添了一些木炭,然后出了客堂,拉上了小院的大门。
  手里端着鱼食,他打算去池塘边上敲开那一块薄冰,给水下的鱼儿价们开饭。
  让它们也为老和尚当下的一刹那欢喜。
  对顿悟中的老和尚来说,当下的他
  有一些恐惧,因为少年的话大不道,甚至无视了这一方天地之道。
  而当下他唯一能战胜这种恐惧的法,便是想象自已就是那佛。
  迷迷糊糊,老和尚看到一道影子出现在他的面前,映在了客堂里的墙上。
  这里不是雪峰上,面前没有佛台,桌上没有佛经,只有半壶灵茶跟李修元离开之际,点燃的半截沉香。
  梅园的关空云层厚厚得看不到一丝冬日的阳光,自有从屋顶的那片琉璃瓦中落下的一道天光,静静地洒落在他的头上。
  于是,他上也有了一道影子,这是谁的影子:看着地上的影子,老和尚沉默了很久,最后,他伸手欲要去触摸地上的那道影子。
  只是无论他怎么试,都无法碰到这个影子。
  就像是,他刚刚伸手之际,那影子已经成为过去.....等他收回手,影子又出现在地上。
  任他如何伸手,却始终无法够得看那影子。
  就像地上的影子明明还在当下,等他伸出手的刹那,这道影子却已经去往了未来。
  一念及此,让他想到了过去的一刹,现在的一瞬间,以及那无法预料和捉摸未来的一肢眼。
  老和尚以手枯花,静静地说道:
  这一坐,他有一种错觉,仿佛自久远以来,他便一直坐在这里,直到地上的影子跟他变得一模一样。
  当下的老和尚,如来到雪山上的湖边,于木屋前的露台上垂钓,于是他看到坐在湖边的老和尚。
  似在修佛,又像是在喂鱼。
  然后他想了起来,当年他在日塔里静坐数年团关悟道,日塔的石壁上曾经也有一个影子。
  那应该是他已经圆寂了的师父的影子。
  难道自己修佛成了师交,或者说当下他的一刻,已经超过了当年教他如何修行闻道的师父?老和尚又惊又喜,神海中渐渐有一朵莲花绽放出一片花瓣。
  他好像是回到了从前初遇佛时,开始跟着师父修佛。
  他担心师父会跟着地上的这道影子消失在他的眼前,所以他要拼命悟道,为了得悟高深的佛法只争朝夕。
  一刹那,便是永恒,这一瞬间老和尚物我两忘,进入最为高深绝妙的禅定。
  不知过了多少年,地上的影子终于站了起来。
  影子如他,手里的莲花已经片片绽放,一束神光自天空落下,欲要将他接引前往一直向往的佛国.……
  人在半空,漫天金光沐浴着老和尚的身体,将化变成了透明的神佛.….只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欢乐,而是极其痛苦无奈。
  离开了地上的影子在空中挣扎,要跟漫关的金光化为一体。
  人在半空的老和尚不停地挣扎,仰关狂呼
  他曾经失去的人生还没有开始,他要放下雪峰山,放下心里的诸佛,跟师妹去诸天游历…不知为何,空中的影子感觉到老和尚的痛苦。
  体会到老和尚心里一道不甘与怨恨,于是跟他微微一笑这一道跟了他不知多少年的影子身化金光,跟着漫天的接引神光一起,消失在他的面前。
  关空中响起一句庄严的佛言:
  二人闻道,各不相同,善哉!师兄们,随喜一张吧显示本书月推荐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顶点小说网手机版网址: